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環境保護部關于印發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機制方案的通知》的有關規定,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福建分公司為環評信息公開主體,現就上汽寧德基地E架構導入技術改造項目(以下簡稱“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進行第一次信息發布。
一、建設項目概要
1擬建項目概況
項目名稱:上汽寧德基地E架構導入技術改造項目
項目地點:寧德市蕉城區七都鎮三嶼工業園區榮威大道8號,104國道以東,蕉安路以南,榮威大道以西,名爵路以北(部分)地塊,上汽寧德基地現有廠區內。
項目所屬行業:C36汽車制造業
項目建設內容:本項目投資25415萬元,主要是在沖壓車間、車身車間內新增新車型模具,新增或改造各車間的工藝設備。儲運、公用、環保工程均利用現有。本項目導入基于E架構下的名爵品牌新車型,替代部分現有車型產量,實施后基地整車生產能力不增加,仍為24萬輛/年。
2現有工程概況
現有沖壓、車身、涂裝、總裝四大工藝車間及配套輔助、公用、環保工程,項目運行后可形成年產24萬輛整車的生產能力。
(1)環境保護情況
廢氣:車上車間焊接煙塵采用板式過濾除塵設備處理后經23根15m高排氣筒排放;涂裝車間噴漆室廢氣經紙盒凈化后,采用3套RTO裝置處理(2用1備),凈化后的有機廢氣和點補工位廢氣及燃天然氣廢氣一并通過1根45m高排氣筒排放,烘干室廢氣采用1套RTO裝置,有機廢氣與RTO天然氣燃燒廢氣經1根30m高排氣筒排放;烘干室燃燒器燃天然氣廢氣通過18根27m排氣筒排放;膠烘干強冷廢氣采用1個18.5m排氣筒排放;色漆閃干強冷廢氣采用1個18.5m排氣筒排放;面漆烘干強冷廢氣采用2個18.5m排氣筒排放;夾具清洗廢氣采用1個15m排氣筒排放??傃b車間整車轉鼓試驗尾氣經產品自帶三元催化裝置處理后,由4根15m排氣筒排放,補漆室少量含二甲苯有機廢氣經纖維過濾棉過濾后由2根15m高排氣筒排放。食堂油煙采用油煙凈化機組,凈化后油煙由食堂屋頂排放;鍋爐燃氣廢氣由管路收集后經1根15m高排氣筒排放。
車身車間煙塵排放均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二級標準限值要求。涂裝車間二甲苯、乙酸丁酯、VOCs排放均可滿足福建省《工業涂裝工序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DB35/1783-2018)表1限值。顆粒物、SO2、NOx排放均可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二級標準。無組織排放滿足《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 (GB37822-2019)、福建省《工業涂裝工序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DB 35/1783-2018)表3、表4限值要求??傃b車間下線檢測尾氣排放的NOx、非甲烷總烴排放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16297-1996)表2二級標準。補漆室廢氣排放的二甲苯、乙酸丁酯、VOCs可滿足福建省《工業涂裝工序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DB 35/1783-2018)表1限值要求,顆粒物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16297-1996)表2二級標準要求。食堂油煙排放滿足《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GB 18483-2001)標準要求。鍋爐燃氣廢氣排放的顆粒物、SO2、NOX排放滿足《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3271-2014)表3標準要求。
廢水:廠區設1座污水處理站,采用物化+生化處理工藝,生產廢水排入污水處理站進行預處理,預處理后的生產廢水同生活污水、清凈下水一起進行生化處理,污水站出水水質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中三級標準、《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 31962-2015表1B級標準,處理后的廢水由廠區總排口排入市政污水管網,最終進入三嶼新區污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
噪聲:對產生噪聲的各種高噪聲設備采取建筑隔聲、選用低噪聲設備、設置減振基礎等治理措施。
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采取分類收集,依托廠區西北角現有1024m2危廢暫存間暫存后,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一般工業固廢,采取集中收集,由專業單位回收,綜合利用。生活垃圾采取分類收集,運至市政垃圾處理場填埋。
二、建設單位概要
建設單位名稱: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福建分公司
建設單位地址:寧德市蕉城區七都鎮三嶼工業園區榮威大道8號
建設單位聯系人:尤先生
建設單位聯系方式:0593-8999000
三、環評機構概要
評價機構:機械工業第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471039 河南省洛陽市西苑路13號
聯系人:王工
電話:0379-64819314
傳真:0379-64819222
電子信箱:568727738@qq.com
四、環評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內容
(1)主要程序
建設單位委托技術單位、進行第一次建設項目環境信息公示、環評機構按國家有關規范、規定、標準和導則要求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公示即第二次公示、開展公眾意見調查、建設單位進行報批前公示、建設單位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申報環境影響報告書及其他相關材料、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審批。
(2)主要內容
在核實工程資料,確定項目排污源強基礎上,合理確定評價范圍;
進行現場踏勘及環境敏感點調查,結合項目所在區域環境現狀和環境保護目標,開展環境質量現狀調查、污染源調查;
分析項目環境影響程度和范圍,進行環境影響預測評價和環境風險評價,依據環境質量標準要求、區域總量控制要求和國家污染防治技術政策,進行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提出污染防治對策;
就區域的環境質量現狀、項目的環境影響和污染防治對策措施(含管理措施),廣泛聽取公眾意見,在此基礎上,優化污染防治措施建議;
在上述工作基礎上,給出項目建設環境可行性的客觀結論;
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決策。
五、征求公眾建議和意見的主要事項
本次公示主要征求公眾對本項目建設環境影響與環境保護措施有關建議和意見。
六、公眾提出意見的主要方式
本次公示為第一次公示,公眾可通過來電、發函、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發表對本項目建設及環評工作的意見看法,建設單位將真實記錄公眾的意見和建議,并和設計單位和有關部門一起認真考慮公眾提出的寶貴意見。
公眾可通過《上汽寧德基地E架構導入技術改造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意見表》反饋意見,公眾意見表見附件(鏈接:鏈接:https://pan.baidu.com/s/1biXBY_Trh6HfeL5IAg4kQw 提取碼:3p5e)。